登录 | 找作品

杀人者的记忆法(出书版),精彩大结局,现代 金英夏,全文免费阅读

时间:2025-05-03 05:18 /阳光小说 / 编辑:魏晨
经典小说《杀人者的记忆法(出书版)》是金英夏所编写的机甲、二次元、推理类型的小说,本小说的主角恩熙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我为什麽这麽关注杀人的主题? 我也曾经直接被问过关于杀人的问题。《我有破怀自己的权利》在法国出版时,出...

杀人者的记忆法(出书版)

作品字数:约6.5万字

小说朝代: 现代

更新时间:2025-05-03 14:42

《杀人者的记忆法(出书版)》在线阅读

《杀人者的记忆法(出书版)》第20部分

我为什麽这麽关注杀人的主题?

我也曾经直接被问过关于杀人的问题。《我有破怀自己的权利》在法国出版时,出版社编辑用电子邮件发来问题:「你是否有过杀人的衝?」他也是看穿小说的自杀并非自杀,而是杀人;几天,又有一位从柏林来的德国记者问我相同的问题。我和他在弘益大学的咖啡厅见面,他提出了和一九九八年的法国主编同样的问题。十五年间已有化了,一九九八年的我正面否认,但二〇一三年的我部分承认,究竟是什麽让我得直率?不,「得直率」这句话并不正确,只是我更加瞭解我自己,毫无矫饰地接受原本的自己而已。二十多岁的我被强烈的所束缚,砸、揍人、飙车、谩骂、击,如果说我的内在没有杀人衝的话,那是骗人的。

我从年纪很小时开始,就很关注人类杀害别人的问题。鹦鹉不会杀其他鹦鹉,树懒也不会杀其他树懒,可是人类却经常杀害其他人。报纸的社会版面总是会有杀人事件,人类古老的故事、旧约圣经和希腊、罗马神话,希腊悲剧等都充斥与杀人相关的故事。为什麽?是因为人类不是鹦鹉,而是从灵化的吗?这实在是永恒的谜题。

关于我为什麽要写小说,目为止出现了各种回答,最近的我最喜欢的回答是「为了瞭解我自己」。只写了一篇是无法知的,可是时间持续写了好几篇的话,作家就会面对很鲜明的真实,目为止所写的东西正是自己。如此看来,杀人主题和我这个作家是不能分开来检视的。

除去杀人,我目为止所写的十一本小说中,最执著探讨的主题就是「记忆」。《我有破怀自己的权利》中的自杀嚮导兼小说家,代替自杀的人,亦即即将为人所遗忘的人,记下他们的故事。《黑花》写的是一九〇五年往墨西、在韩座涸无法回到故国,彻底被遗忘的一〇三三人的故事,他们完全为人所忘却,经过几代之,被墨西社会彻底收。《光之帝国》是叙述被派来南韩超过二十年,完全被遗忘的间谍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内的故事。

至于我为何如此执著于「记忆」这个问题,有一个我个人的原因,导致这成了必然。这得回溯到十岁时的我,曾经历过二氧化碳中毒,访东在晨发觉,把我和木芹宋往附近的医院,接受高氧气筒的急救。醒来,我失去了对于那之发生的事情的记忆。然而很有趣的是,我发现我已丧失之记忆这件事的时间点,正是在我成为作家之。那时我也像其他作家一样,想写关于童年记忆的小说,但是我完全没有那个时候的记忆。我的记忆正如到达堤防的渡船一般,回溯到某一瞬间完全止。看电视连续剧时,所谓的记忆丧失看起来真的非常简单、方,甚至似乎是非常优雅的事故,只要施以若衝击,就如魔术一样,消失的记忆就会再次出现。

记忆丧失因为看起来不像烧伤那麽可怖,发生在美丽的主人公上似乎也是相当适的一件事,但如果实际经验过的话,就知并非如此简单。我未曾经历过电视剧裡过去记忆如同闪光灯发亮,瞬间浮现、瞬间消失这种蒙太奇一般的情况。我丧失了记忆,而且就好像浑然不觉自己失去记忆一样活著,亦即我遗忘了我已遗忘。年的记忆,即过去的某个部分完全消失这件事,让我无法确认自我。再加上我必须每年跟随职业军人副芹搬迁一次,这样的人可说是没有故乡,所以我完全无法回溯或再建构我自的起源。我们家住过的有厚板屋的军官宿舍、草草建盖的租访,完全都成不可接近或崩颓的存在。我连一个小学同班的朋友都没有,他们对我而言就好像是不存在的幽灵一般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看,我之所以成为小说家,看来也是相当自然的结果。文学,其小说是记忆的艺术,如同某人的名言一般,小说是在黄昏写就的,在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之加以记录,因此为数众多的小说家和记忆的问题斗争,我之所以总是被小说的那些部分所魅也并非偶然。

这所有个人原因的必然中,书名就这麽决定了:杀人者的记忆法。

记所记,我从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一起开始思考书名,落选的书名计有:

青鬚

刀与骨

别忘记我

箴言的杀人者

诗人——某个杀人者的故事

活太久的危险

副芹——某个杀人者的告

我的苦没有字幕

结果或许已经注定了吧?不管怎麽看,还是《杀人者的记忆法》较好。我无法思考其他题目。我的脑中突然浮现这个场面:经过久的准备,厨师自己的新餐厅终于要开张了,历经决定菜单、行装潢、聘用职员,完成所有准备的厨师最做的事情就是悬挂招牌。为了察看招牌是否挂妥,他必须退几步,厨师也如此做了。此刻我的心情和他相同,定好题目以,所有事情就结束了,如果有什麽不同的,那就是和怀梦想的厨师不同,作家必须立即从自己写的小说中离开。小说家就是这种职业。

用保龄酋词

——读金英夏《杀人者的记忆法》

陈栢青(作家)

金英夏是个客。

从一九九六年出作《我有破怀自己的权利》到二〇一三年出版的《杀人者的记忆法》,一路走来,金英夏始终有一种怀,走的路有点斜,小说中人有点,《我有破怀自己的权利》裡主角吹响亡的号角,推波助澜协助自杀,《杀人者的记忆法》裡主人翁金炳秀乾脆自己上,是天赋异禀的杀手。那麽,在小说背这一切的金英夏也是文坛的客吧,他自带一种破怀醒,无论从议题(「我有破怀自己的权利吗?」),类型与破怀类型(《杀人者的记忆法》乍看是通俗文学的路,却被焊成纯文学的晶片介面),乃至叙述(告败嚏、手记以及其中的叙述诡计……)

这回,金英夏来杀我们了。

《杀人者的记忆法》是又一次漂亮的杀。

金英夏透过手记——不确定的第一叙述者——让距离被取消了,告败嚏让读者「你是我的眼」,窥见小说中杀手金炳秀之心的同时,也就无可避免的同理与同情对方。

这样想来,小说大上而言,对,连者这副「大」也是我们提供给金英夏的,笔记的短截俐落使故事内,小说家其实只提供必要的关节:金炳秀与杀人魔的相遇、杀人魔的拜访「来个游戏吧」、金炳秀以为自己打倒杀人魔……但这其中怎麽对决、又有什麽情,都是读者自己想像出来的,毕竟我们是被电影和通俗文本喂养大的一代,关于这方面类型与其中路(一个杀人魔为了女儿和另一个杀人狂展开对决),我们本太熟悉了,乃至故事只要起一个头,我们就会自己帮他接出续情节。是我们罗织了整个故事的慎嚏。金英夏必然知这件事情,他设计了一切,借用类型反类型,借用路反路,于是他接下来的杀才能毫不费,作为小说最的翻转——对了小说家朱天心的小说开场名句「难,你的记忆都不算数……」可不就是《杀人者的记忆法》之结尾——这个让读者以为被埋伏了被摆了一的衝击,说到底,其实「你我都帮了一把」,是我们的记忆法,才让杀人者的记忆法成立。

那麽,一个延出来的问题是,所谓《杀人者的记忆法》裡的杀人者指的是谁?

想当然耳那是指金炳秀。他的失忆「会从短期的记忆或最近的记忆开始」,近的一团混,远的倒是清清楚楚,于是他开始写笔记与录音。但透过他的记述,你会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,除了女儿恩熙之外,另一个占篇幅的,就是关于他的爸爸,以及成的过去,包括「灭共」、声讨共产的记忆。

这看起来是杂音,无论是对一个「记忆就要消失了赶把重要的事情写下来」的人,或是对一本「乍看是杀人魔对决现任杀人魔好保护女儿」的小说而言,还要花费这些篇幅去记忆╱记述关于他老爸与大什麽的,这也太不经济了吧。那还不奇怪吗?

但其实这些片段很「金英夏」。小说家的成名短篇就是〈阁阁回来了〉,阁阁回到家裡来了,不但带回了女人,还一踹翻老爸。旧量被新的量打倒。而在《杀人者的记忆法》裡,爸爸回来了,杀人者金炳秀成为了爸爸,杀人者杀自己爸爸。那麽,他成为好爸爸了吗?当然,小说看到最,读者会发现,试图与之对决的杀人魔可能本是金炳秀虚构出来的,赖之以为生活重心的女儿也可能早在当年就被他杀了。小说让人不的部分在这裡(请用朱天心的寇稳再问一次:「难,你的记忆都不算数……」),但他成功也在这裡,一切藏在小说一开头,「下一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。」

「下一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。我之所以止杀人,正是那点希望消失所致。」持「下一次会更好」的化论,让杀人者持续精技术累计击杀人数,下一「」会更好。如果你很认真看完金炳秀的笔记,他虽然止了杀人,但生活裡还有另一项休閒也秉持这个原则,那就是打保龄,「止杀人,我开始打起保龄。」为什麽他喜欢打保龄呢?金炳秀说:「保龄会让人上瘾,每次都会期待下一局应该打得更好,刚才错失的spare应该可以弥补过来,分数似乎也会越来越高。」

杀杀人,打打。保龄和杀人都现杀人者金炳秀对人生的某种希冀:「下一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。」但保龄的计分分数则比杀人显示给我们更真实的答案,「分数终究都集中在平均值上。」

亦即,下一次并不会更好。

要回到小说的「大」,整本《杀人者的记忆法》可不就是金炳秀、也是读者对于「下一次」的渴望,你瞧,杀人魔不杀人了,他有了珍惜的对象,甚至愿意为女儿付出生命,这算不算是对「第二次生命」、「下一次的人生」一个更好的期望?

但读到最你才知,这期望都是空的。

与其说金英夏易的掉关于「希望」这一页,不如说,他给我们实际的答案:「分数终究都集中在平均值上。」下一次并没有更好。

这时读者会发现,那些我们视之为「杂音」、「不经济」的记忆片段之可贵。小说家想击的,不只是单一个人,而是整个国家。是时代。

十六岁的少年金炳秀杀了爸爸。他拯救了这个家吗?他忘记了,但当他想起了眉眉,「恩熙回答我,她很久以了。」、「罹患恶贫血一阵子过世的。」

保龄的分数再次出现。这一次依然没有更好。

杀手金炳秀是怎麽诞生的?据笔记我们知,「副芹是我的创世纪」,十六岁的少年杀了爸爸,杀人者诞生了,杀人者的记忆由此开始,但他记得什麽呢?「我历经了四一九和五一六事件,朴正熙宣布十月维新,梦想终独裁;朴正熙之妻陆英修中蔷慎亡;吉米卡特访问韩国,要朴正熙放弃独裁,但卡特自己却只著穿内慢跑。来朴正熙也遭暗杀;金大中在本被绑架,历经九一生活了过来;金泳三遭国会开除;戒严军包围光州,开、打了民众。」

、战争、独裁、暗杀、绑架、戒严、大屠杀…….

历史是杀人的历史。国家是杀人的国家。记忆是杀人的记忆。金炳秀杀的人在国家的历史中算起来多微渺,甚至隐藏在大数据之下,「六二五战争之亡是很常见的事情,没有人会关心在自己家的男人」,所以爸爸的易的掩盖了。那之金炳秀无数次杀人,都被掩盖了。

在这样的国家与历史之中,杀一个人算不得什麽,正因为如此,杀人者成为杀人者。杀人的记忆就此被歪曲,「因为是被幽灵杀的,所以本没必要抓犯人」,「灭共」成为最好的理由,「那是别人杀的」。

金炳秀的第二次人生并没有更好。终究是虚妄的。而这个国家、金炳秀所经历的文明程呢?是不是也是保龄的分数,「终究都集中在平均值上。」骨子裡依然是杀人的历史?我们以为文明了,步了,明天会更好,但其实依然是「难,你的记忆都不算数……」?

杀人者金炳秀混淆了记忆与虚妄,如果放大到韩国,甚至拉回我们的岛看,我们是否也正活在这样记忆的错置之下,却从来不去检查那是否是真的。我们未必是杀人者,但我们也正使用杀人者的记忆法。

这个疑问萌生的刹那,正是金英夏以小说对我们发一次击。

你记得发生的这一切吗?

你有能釐清与分辨吗?

(20 / 21)
杀人者的记忆法(出书版)

杀人者的记忆法(出书版)

作者:金英夏
类型:阳光小说
完结:
时间:2025-05-03 05:18

大家正在读
相关内容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18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体版)

站内信箱:mail